• 2024年11月22日 上午8:33

曾经卓越的企业为什么都惨遭失败?往往因为这

百代唱片(EMI)、《纽约时报》、强生、诺基亚、柯达等企业,当年个个都很成功,只是今日风光不再。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为什么这些当年的偶像都惨遭失败?是卓越到期了吗?通常来看,这是因为有三种力量产生了作用,以下enjoy:

作者:[美]加里·哈默

分享:红湃品牌策划

我从小在密歇根州长大,所以对于通用汽车2009年破产一事的巨大影响我有亲身感受。

曾经,通用生产的汽车数量达到了整个美国的一半以上,后来它被迫接受州政府的庇护。通用汽车的衰败并非源于重大的决策失误,公司没有出现断崖式问题。相反,该公司的发展不温不火,但经常迈出小小的、短视的一步。多亏美国的纳税人,该公司才被拯救,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它可以重获昔日的辉煌。

在全球大经济背景下,一家公司如果能够在最初就占据绝对高的份额,并且他人难以渗透该领域,那其就会实现长期平稳的发展。但是假以时日,目光短浅的问题就会出现,它最终会失去发展的动力。

当前,并非只有通用汽车一家公司发展缓慢。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,它们近年来都很不走运,例如百代唱片(EMI)、《纽约时报》、强生、诺基亚、柯达等,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实际上,它们当年个个都很成功,只是今日风光不再。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为什么这些当年的偶像都惨遭失败?是卓越到期了吗?通常来看,这是因为有三种力量产生了作用。

1、第一,万有引力

有三条自然法则会让成功的弧线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平缓。

第一条法则是“大数定律”(law of large numbers)。众所周知,大公司比小公司难发展。要让一家价值400亿美元的公司再增长25%,需要新增10亿美元的收入,而要让一家价值4000万美元的公司同样增长25%,只需要增加1000万美元的收入即可。企业的成长与生物的生长一样,体量越大,速度越慢。

第二条法则为平均法则(law of averages)。没有哪家公司能够永远超越平均数。

在杰克·韦尔奇(Jack Welch)担任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的最后5年中,该公司的市场价值从不足900亿美元增长到5000多亿美元。2000年,杰夫·伊梅尔特(Jeff Immelt)从韦尔奇手上接过了接力棒。该公司如果要保持之前那样惊人的增速,伊梅尔特在任职的第一个5年内,必须使公司市值增长到约3万亿美元。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。就算你将1年延长到5年,再延长至10年,超越平均增速几乎是不可能的。长期来看,没有公司能够实现持续增长。

最后一条法则是收益递减(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)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收入和边际递增效应会降低。随着市场不断成熟,增速会减缓;随着“剔肉刀”越来越接近“骨头”,较高的生产效率难以为继。无论绩效计划如何,投入产出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缩小。

尽管这些法则不像地球引力那么无法对抗,但是要克服也相当难,能够做到的公司寥寥无几。最好的办法就是,将体量庞大的公司拆分成小公司,然后给它们制定富有挑战性的增长目标,将资源果断地重新分配到快速增长的领域中,撤销增长缓慢的业务,多方寻求资源以期实现差异化。

管理者常常将自己视为农夫:他们得到了一片耕地(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细分市场),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增长、获取利润。但是,时间久了,土壤就会出现盐碱化现象(市场饱和),或者关键的养分消耗殆尽了(差异化消失)。可是至此,副总裁爱上了他的40英亩地,所以他能做的就是不断施肥(市场营销),更加注重精耕细作,使用更昂贵的水井(即使在投资回报率下滑的情况下,依然增加资本投入)。

管理者最好将自己视为牧场主——以草为生的牲畜总是在不停地迁徙。牧场主的忠诚既不体现在某块草地上,也不体现在某种牲畜上:当一块草地被吃光后,他们会赶着牲畜继续迁徙;如果某种牲畜掉队了,就会被宰杀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整个牲畜群实现了新陈代谢:衰老的动物被送往屠宰场的同时,有新的幼崽出生。

这让我想起了英国的产业集团——维珍航空,其创始人是理查德·布兰森爵士(Sir Richard Branson)。他是全世界老板中创办企业最多的,但是这些企业几乎都关掉了。虽然他对每个新公司都充满激情,例如维珍银河公司(Virgin Galactic),但他不允许维珍的品牌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业务领域。这是一个简单但是经常被忽视的经验:为了持续实现成功,你要能够放弃不再成功的业务。

2、第二,战略会消亡

#p#分页标题#e#

没有什么战略会永远成功。近年来,战略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。对人类而言,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心脏病、癌症和卒中。相应地,战略会在以下情况下消亡。

1. 复制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创新性的战略也会失去新意:捷蓝航空借鉴了西南航空的做法;希爱力(Cialis)和艾力达(Levitra)模仿了万艾可(Viagra);谷歌的安卓系统在许多方面模仿了苹果的操作系统。当然,有些战略是很难模仿的(尤其是那些利用网络效应的战略),如果潜心研究,大部分战略是可以被解码的。

2. 取代。当有人发明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的方法时,好的战略就会被更好的战略所取代:数码相机淘汰了胶卷;Skype网络电话让用户不用再担心国际长途电话费;维基百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传统百科全书以外的选择。一个宏伟的战略有时会被模仿,但有时也会惨遭淘汰。

3.打击。强势的客户或者新的竞争对手,能够通过砍掉一度有高利润的业务,来扼杀战略。特别要提及的是,互联网导致了一个巨大的变化:议价权从生产者转向了消费者。因为能够获得近乎完美的信息,消费者可以压低任何商品的价格——汽车、保险、酒店、豪华手表等。

现在对许多公司而言,客户掌握了充分的信息,这对盈利空间是一种威胁,比来自财务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的威胁还要大。竞争加剧也会使公司损失利润。

回顾历史,大多数行业都存在寡头垄断。监管障碍、专利墙、分销垄断和经济规模等因素都能使大公司将新入行者拒之门外。今天,这些障碍正在“坍塌”。去监管、技术商业化、全球网络化,以及充足的风险投资等都推倒了这些障碍,一大批新公司跨越了曾经坚不可摧的壁垒。以下是几家声名鹊起的新公司:华为公司进军网络设备、巴西航空(Embraer)开拓商用飞机、宏达电(HTC)进军手机以及瑞安航空公司(Ryanair)开拓航空业务等。

对人类而言,死亡有时候是很突然和意外的。战略的衰败则更像是患有癌症——一点点地累积,你处理得越晚,其致命性就越高。如果你关注正确的数据,战略的衰败是完全可以预测的。

衰败的迹象包括:边际利润下降、增长放缓、资产效率降低、市场份额减少、客户投诉率增加、新产品营收比例降低、非传统的新商业模式扩散、定价曲线下行、市盈率降低,以及营销成本与收入之比上升等。如果高管对战略的失败感到意外,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正确的数据。

3、第三,成功腐蚀组织

在一定程度上,地球引力和衰老是不可避免的。但是,这并非造成组织举步维艰的首要原因。企业要成功地实现自我纠偏,需要考虑人和组织的因素。

最危险的因素有以下这些:

1. 守江山的心理

一旦企业登上行业的巅峰,其员工自上而下都会出现守江山的心理。此时,组织的意识由创业转向了守业。

曾经对现状发起挑战的高管,如今也开始故步自封。一旦他人提出大胆的想法,他们首先会问:“这会对现有基础产生怎样的影响?”然后依次出现不敢承担风险、内部持不同意见者另谋高就等现象。

更为糟糕的是,有些高管不愿意将成功与他人分享,还会利用其“政治权力”建立监管障碍,旨在阻止行业新人取得进步。

2. 僵化的商业体系

随着企业的成长,其关注点从创新转向了提升,从开发转向了利用,纪律、聚焦和统一成为重点。

多年以来,持续改善带来了高效和优质的商业体系。如此一来,资产、技能和流程都更加细分,变革变为渐进式的。这些对效率大有好处,但是对适应能力是致命的。用不了多久,商业体系的所有部分都紧密联结在一起了,即使是些微的改变都可能被视为毁灭性的。

3. 陈腐的心智模式

为了加强几年前甚或几十年前制定的政策,企业成功将战略选择变成了教条的信念。时间久了,曾经的“最佳”方案,变成了“唯一”的选择。一旦有人成功,人们可能会将其视为天才。

一位首席执行官在与环境的对抗过程中,若想出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商业创意,就会被尊崇为一个无所不能的预言家。不幸的是,大多数企业家不会有第二次“显灵”的时候。

然而,当有人对他们教条式的想法提出挑战时,他们常常会利用个人的职权和声望予以打压。如果战略是创始人和董事长制定的,要对这种过时的战略进行改进,是极其困难的。与成功的经验进行争辩是困难的,与成功的首席执行官争论更是难上加难。

4. 充裕的资源

#p#分页标题#e#

成功会带来很多成果——更多的员工、更多的资金、更多的市场支配权等。问题在于,各种充裕的资源使得高管懒于思考,他们开始相信成功是源于比竞争对手更多的投入,而不是更多的思考。

充裕的资源还容易滋生懒惰。如果公司处于市场领导地位,高管会认为他们有的是时间,宁愿让新入行的公司去冒险,以后再赶超它们。这就是在赌!优质的资源能战胜优质的战略不是常有的事。

最终,充裕的资源会扼杀创新的愿望。只有在渴望与资源之间存在差距时,才能产生突破性的创意。创意是积极探索的结果,而不是懒散的结果。一旦资源开始代替创意,投资者就应该减少投入了。

5. 自满与授权

几十年稳定的成长让高管们认为,公司注定会持续地成功。没有创业经历、没有白手起家经验的高管们会将成功视为理所当然,视其为稀松平常的事情,而不是稀有而脆弱的。

创办企业比经营企业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勇气,而变革则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勇气——这一点官僚人士基本不明白。富裕人家的孩子,有的很孝顺,有的有教养,高管们觉得自己就像这些孩子一样,天生就应当继承很多财产,但是其自身又缺乏动机和能力让这些财富实现增值。自满与授权是过往的成功无法规避的副产品,同时也是未来成功的天敌。

那么,我们如何对抗成功的破坏效应?

对蛛丝马迹保持警惕,避免其转变为傲慢和自满。这就像在细胞癌变之前就必须密切关注,如果不杀死它们,总有一天会产生致命的危害。我们应具备皮肤病专家那种在初期就能发现肿瘤的眼力。有人认为成功会自然到来,对这种看似毫无恶意的言论,你必须练就一双“敏锐的耳朵”,保持自己的判断。

成功不一定导致停滞不前,但是如果你和组织中的其他人在每个转折点都有勇气向故步自封、教条主义、思想僵化和骄傲自满发起挑战,你的组织就会可持续地发展。尝试这样去做吧,今天的成功将为明天更加辉煌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hongpai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