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4年11月22日 下午3:11

洞见你所见:认认真真搞形式,扎扎实实走过场

中国企业文化也好,价值观也好,之所以总是出现“认认真真搞形式,扎扎实实走过场”,一场文化活动过去,一切都回归原样,甚至企业文化给很多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工作干扰。企业文化体系和手册的复杂化是更有欺骗性的一种文化误区。因为它看上去很系统、很丰富、很全面、很有“深度”,而恰恰是这样的文化体系,因其结构太复杂、概念太多,而且概念之间相互交叉,给企业文化工作带来的很大的执行障碍,甚至管理者和员工拒绝接受。

 

一个缺乏清晰价值的组织的带头人,加上完全按照自己意愿而成功,往往在辉煌的时候失去方向,因为其本身就没有方向,或者其方向只是一个原始的“目的”。而成功的人一旦丧失了方向,就会丧失责任,继而限于极度的张扬后的抑郁,最终导致选择不归之路。

 

想起曾经在客户公司遇到的一个情况。董事长希望价值观应是四六句,并体现企业传统,CEO希望是西方句子式,体现职业精神。下午,董事长、总经理、副总到齐共议。30分钟分析,肯定各方意见的正确性和缘由,析以“有的、缺的、要的”,整合成一致核心,立得众同,握手而谢。晚,文化部经理畅饮而酣。悟:清晰、尊重、控场,要也。

 

其实组织文化的核心描述未必要界分MVV,这三个核心只是为了好研究而已,完全可以一锅炖,叫企业核心原则、XX条都没问题,主要是清晰自己企业的核心认识和原则即可。强生21条和高盛14条业务原则都是一锅炖的。高盛虽然叫“业务”原则,实际上董事成员都要对照执行的。且14条中,使命的原则是居首位的。

 

有几种企业文化或者价值观,落实起来十分困难:1、领导认可但却是一时高兴,并不能支撑企业长期的发展;2、征集的理念,这个最具有欺骗性的“文化共识”;3、理念的解释非理性,全是“XX概念的重要性”;4、文化分层,把理论研究的文化分层说用到企业,无形中增大了宣贯和执行的难度。

 

征集的理念,一般是各单位组织一些员工编写的“我认为最好的”理想理念,企业把这些“最好的”理念整合一起,形成“大家认为最好的”文化。但管理是现实、直接和朴实的,用理想化的“最好的理念”来指导现实的管理,只会增加管理的麻烦。这样的文化看上去“参与性很高”,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麻醉。

 

如果已经整合形成“大家认为最好的”文化,那就有两种方式来处理:1、找出哪些是我们企业真的文化反映,解析出来,并给予管理行为的匹配,这个比较吃功夫,而且不要自己做,而是和企业管理者一起探讨形成;2、继续走形式,大张旗鼓地宣传下去,不要给自己找烦恼。

hongpai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